1 A1馆/A2馆
2015年5月27-31日,第十三届华中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华中车展”)将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华中国际车展自2002年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12届,累计近60万平米的展出面积,近300万人次观展,4万余台的现场销量,是华中地区首屈一指的车市营销盛会,受到国内外汽车业界的一致好评与认可。
本次车展武汉国际国览中心开设A1至A4以及B1至B4共8个场馆,为了更高质量的完成您的车展行程,小编就抢先带您来了解一下具体的参展品牌、布局以及他们的看点。(本文仅做参考,实际场馆布局以最终到场为主)
A1馆以往都是本土作战“东风系”品牌的天下,这一次少有的混合了广汽本田、长安马自达,加上东风合资的东风标致和东风悦达起亚,汇聚了四家主流合资品牌。他们旗下各自都有新晋热销车型,例如广汽本田缤智,长安马自达昂克赛拉,东风标致308S,东风悦达起亚傲跑等等。相信位于入口处第一个场馆的A1馆人气不是问题。
除了合资品牌A1馆也有奇瑞这样的老牌中国品牌、主场作战的东风风行以及实力派的中华品牌。奇瑞瑞虎系列以及艾瑞泽系列在同价位SUV和轿车领域都有不错的表现,东风风行则在实用亲民的SUV和商务车的市场找准定位。
A2馆:“强”“弱”分明 中国品牌要抓机会
A2馆依旧是合资搭配中国品牌的规划,不过在传统豪强一汽大众、通用雪佛兰以及广汽丰田的影响下,上汽名爵、一汽奔腾等一众中国品牌相对较弱势。如何利用三大强势合资品牌的集客能力,向更多消费者宣传自己,是中国品牌的机会。
一汽大众速腾、高尔夫、宝来、捷达等构建的紧凑级市场链条“绞杀”着几万至十几万的主流消费市场。带着官降的背景和丰富的产品线,雪佛兰踏上了华中车展的征途。广汽丰田不再是那个靠凯美瑞和汉兰达支撑的品牌了,但新款的凯美瑞和汉兰达再次强势刷新了同级竞争力。
纳智捷丰富的电子配置以及相对同级总是更壮硕的车身相信能迎合不少的国内消费者,上汽名爵也刚刚推出了主流城市SUV锐腾,加之主打时尚运动的轿车系列,对于年轻消费者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众泰知豆,展台每次都不大的知豆却在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目光。享受补贴后低廉的售价、可爱的造型外观以及目前新能源汽车的良好前景,都让知豆车型备受瞩目。
2 A3馆/A4馆
A3馆:可唱对手戏 长城长安不容小觑
在拥有发展势头迅猛的福特品牌以及年销量破百万的北京现代的夹击之下,小编仍然丝毫不怀疑中国品牌在A3馆的势头。国内SUV巨头长城以及轿车/SUV市场发展均衡的长安汽车已经在国内打下了不小的市场。
北京现代坐拥国内数一数二丰富的产品线,热销车型丰富,然后近期上市的第九代索纳塔备受争议,力图更上一层楼的北京现代在当家中级车的问题上需要拿出行动。福特依旧延续着近年来的高速度,福睿斯、锐界等新车不断丰富着产品线,1.0T、1.5T等新发动机技术同样来势汹汹。携官方优惠的势头,福特势必要大干一场。一汽马自达形式尴尬,看看小弟昂克赛拉势头迅猛,大哥阿特兹不知是何感想。CX-7也无法像CX-5那样攻下一片属于自己的阵地。那个当年让无数人为之魂牵梦绕的一汽马自达似乎步入了迷茫期。
长城汽车把SUV从价格几万做到了几十万,也做到了诸多消费者的家里和广阔的海外市场,光靠“一条腿”走路的长城汽车,至少在现在还扛起着中国品牌销量的大旗。长安汽车则是另一个可以匹敌合资销量的中国品牌,均衡的车系分布以及出色的外观设计,长安汽车在自己的道路上坚实的前进着。你无法忽视逸动系列和CS75等车型对于市场的冲击,而长安汽车本身,我相信他还有潜力。
A4馆:豪车初登场 有走量有“挂眼科”
不出意外的,豪华品牌在A4馆开始亮相,走量豪车与奢侈型豪车都将登台,还有豪华房车等坐镇。
小编大胆预测之后的报纸标题上可能会出现,“XX隐形富豪车展提走价值XXX万的XX车”。
3 B1馆/B2馆
B1馆:东风系镇场 其中合资要加油
较大的四个展台全部是东风系列,其中合资占去三席。然而东风本田、东风日产、东风雪铁龙都有各自的问题。
东风本田自思域疲软,CR-V销量“腰斩”之后一蹶不振。所谓9.5代思域已基本不能指望,新款思铂睿也没有掀起太大波澜。除了杰德还在贡献着较为稳定的销量之外,全新小型SUV本田XR-V的出现为东本打下了一针救命的“肾上腺素”。短期内东本只能依靠新款CR-V来冲出泥潭,至于长期来说新款紧凑级轿车以及第十代思域的引进或能重回正轨。
在一次又一次的冲击百万销量之后,东风日产似乎露出了疲态。在去年遭遇“小车”市场的暴跌之后,阳光、骊威、骐达、逍客这些之前月销过万或近万的车型迟迟无法恢复元气,也相当程度的冲击了东风日产的规划。轩逸依靠着大优惠坚守着最后的阵地,新奇骏的强势缓解了一定的压力。不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随着海外相当成功的新逍客、新楼兰以及全新中级轿车蓝鸟的加入,东风日产恢复元气不是问题。
而东风雪铁龙的问题似乎是一贯的,迟滞的车型、技术引进,宣传上的不到位,颇具商榷的定价,这是东风雪铁龙相对东风标致体现的问题。试问雪铁龙世嘉有多久没有彻底更新了,引入1.6T发动机的C4L价格高昂不已,且标致都引入LED大灯技术了,雪铁龙还顶着俩“示宽灯”。大红大紫的SUV市场,东风雪铁龙却没有反应,好容易引入C3-XR,其定价居然在1.6L与1.6T上纷纷超越先期上市的标致2008。相对于标致2008后期增加细分车型的市场敏感度表现,东风雪铁龙的市场反应能力让人无法理解。
说句题外话,有人说东风雪铁龙的问题是因为武汉地界上的出租车大多是雪铁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雪”的品牌形象。我想说的是,作为我国众多地区的出租车品牌——大众,其仍旧是国内合资品牌的一哥地位,现代同样是北京的出租车品牌之一,丝毫不能影响北京现代成为国内破百万销量的合资品牌。东风雪铁龙是自身将品牌做到了“出租车”的消费形象之中,而不是“出租车”影响了东风雪铁龙的品牌形象。作为热爱汽车的本地人,我十分希望本土品牌能振作精神做大做强。
B2馆:上汽集团登场 大众别克门对门
前不久第一个掀起“官降风波”的上海大众,以及同样“接招”官降的上汽通用别克本次车展直接门对门。作为国内汽车营销宣传的佼佼者,上海大众与通用别克可谓棋逢对手。除了大范围的官降之外,上海大众将近期宣传重点仍旧对准了高端紧凑级轿车凌渡身上,别克在昂科威站稳脚跟之后也步调一致的将宣传重点放在了紧凑级轿车的新款英朗身上。
斯柯达品牌近期在华开始市场转型,从以前针对沉稳中年的消费者转变成倾向于更加年轻有活力的消费群体。昕动、新晶锐等车型就是这个思路的代表作,新款速派虽未上市,但从现在的资料来看也是设计的相当惊艳。不过当下来说斯柯达仍旧在着重依靠明锐系列这条“大腿”,主流SUV车型野帝的不给力拖累了目前斯柯达的步伐。
上汽荣威则没有兄弟品牌上汽名爵那样大动静,主要销量上依靠入门紧凑级轿车荣威350的趋势不会改变。同样是本该作为主力的SUV车型销量不济,荣威W5的悲剧只能说是荣威品牌没有读懂市场的需求。造型野性越野能力出众的W5始终没有拿下骄人的战绩,或许一个更加舒适、坐姿高、空间大,披着SUV外壳的产物更对国内消费者的路子。这一点上,锐腾比W5懂,其他那些广阔分布在十几万到二十几万的SUV们更懂。
4 B3馆/B4馆
B3馆:“非主流”不是贬义词 总要有人去坚持
除了吉利汽车之外,或者说是除了吉利帝豪之外,整个B3馆基本找不到走量的品牌了,这里面恐怕许多“迪粉”要第一个跳出来叫屈。主打技术,价格亲民的比亚迪并没有在销量上威胁长城、长安等中国品牌。在吉利和广汽传祺近期都步伐坚实的背景下,比亚迪似乎把筹码都押在了混合动力和新能源身上。速锐的高开低走,比亚迪S7的到来伴随着S6的衰落等等,比亚迪始终没有找到常规车型中可以倚重的对象。或许比亚迪在混动车型上的投入是正确的,毕竟一切有益于中国品牌崛起的尝试都是值得支持的。
一次又一次错过国产机会的斯巴鲁,或许上天都希望注重性能的他继续走自己的道路。全系几乎标配水平对峙发动机以及全时四驱(与丰田联合开发的BRZ是后驱),对于性能的追逐斯巴鲁几乎执拗。或许不国产也是好的,就像雷克萨斯那样。
B4馆:豪华不浮夸 三强之外的选择
由雷克萨斯领衔的国内“二线”豪华品牌悉数登场,当然,这里说二线没有贬低的意思。比如雷克萨斯,在混动车型和整车质量上堪称标杆,早期的“凌志”打下了坚实的口碑基础。
相对雷克萨斯,日系另外两位豪华“战友”英菲尼迪和讴歌还在奋斗期,相对来说在国产之路上先走一步的英菲尼迪产品线完善的比较迅速合理。
凯迪拉克和沃尔沃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从凯迪拉克XTS开始,凯迪拉克在中国加快了国产化的步伐,销量增长迅速。而凭借在安全和环保上坚实的口碑,沃尔沃在S60L和XC60两台“60系”的带动之下努力前行。